海南领汇国际技术有限公司
2023-08-31 10:49:52

DCMM5个等级之间有什么区别?分别有什么特点?

DCMM5个等级之间有什么区别?分别有什么特点?

DCMM即数据中心管理成熟度模型,用以衡量和评估数据中心的管理水平。DCMM的核心是将数据中心管理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初始级(1级)、受管理级(2级)、稳健级(3级)、量化管理级(4级)和优化级(5级)。

DCMM5个等级之间有什么区别?分别有什么特点?.jpg

初始级

初始级是指数据中心仍在规划和建设阶段,还未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规范和流程。此时的数据中心往往管理方式比较随意,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流程。数据中心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较低,容易出现系统故障和数据丢失的情况。如此时仍使用手工作业或未进行分类计算管理,则为初始级。

受管理级

受管理级是指数据中心已经建成并运行,但管理方式仍然较为简单,尚未建立完善的运维管理体系和工具,策略性管理还不到位。此时的数据中心已经开始了规范性的管理,但还缺乏相应的管理工具和流程。如此时已开启监控服务自动告警或开展基准性能测试,则为受管理级。

稳健级

稳健级是指数据中心已经建立了完善的运维管理体系和工具,具备了一定成熟的管理能力,能够对数据中心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基本的保障和管理。此时数据中心管理已经科学化和规范化,对关键指标进行监控和管理,能够及时响应和解决带宽、空间等基础资源的问题。如此时能够进行自动化维护及资源平衡,则为稳健级。

量化管理级

量化管理级是指数据中心已经道成了成熟的管理体系,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实现数据中心充分的可优化性和效率性。此时数据中心管理已经通过量化的方法进行了优化和管理,实现了效率的提升。如此时能够专门对细节的资源进行管理、进行容量计划及效率优化,则为量化管理级。

优化级

优化级是指数据中心达到了绝对的管理水平,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保障业务的高可用和安全性。在这个阶段,数据中心管理者采用极致的技术和管理方式来实现业务最优化的运行和维护。如此时对资源的使用进行了统一、精细地分配,数据中心服务具有高可用、高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则为优化级。

海南领汇国际是一家集项目管理咨询、资质认证、IT类培训于一体的专业认证机构,在行业内深耕细作,具备非常丰富的实战经验,如果您在CMMI、DCMM、CSMM、ITSS、ISO体系、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等资质认证方面还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咨询海南领汇国际在线客服或随时拨打176 8977 1287

了解更多DCMM认证

上一篇:企业如何办理CSMM认证?CSMM认证步骤是什么?
下一篇:CMMI认证一般从哪个级别开始认证?

琼公网安备 46902302000740号